改性高性能耐水解尼龍
德國巴斯夫PA6 B3EG3 熱穩定級 15%玻纖 中低粘度 耐油 PA6塑膠原料
PA6 1010C2S 荷蘭帝斯曼 沖擊改性 注塑級 高強度 高沖擊 原料
PA6 荷蘭帝斯曼 PA6 1010N2 無鹵阻燃 熱穩定級 原料
PA6 德國朗盛PA6 BKV15 50%玻纖 耐熱老化 無鹵阻燃 熱穩定級
PA6 BKV30H1.0 德國朗盛耐熱老化 無鹵阻燃 熱穩定級
美國杜邦PA66 101f 高強度 純樹脂 繩索 扎帶 傳動皮帶 軸套 應用
PA66 8018HS增強尼龍塑料 尼龍原料
PA66 日本旭化成 90G55 BK 高強度 高流動性 沖擊改性 尼龍塑料
PA66 11C40美國杜邦 40%礦物 熱穩定級 尼龍66 pa66原料
在尼龍改性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和二硫化鉬(MoS?) 都是為了提升材料的潤滑性和耐磨性,但它們在作用機理、性能側重、適用場景以及對尼龍基體其他性能的影響上存在顯著區別。以下是主要區別的對比分析:
PTFE微粉:
轉移膜潤滑: PTFE在摩擦過程中會從尼龍基體中“滲出”,在摩擦副對偶面上形成一層薄而致密的PTFE轉移膜。
降低摩擦系數: 這層膜具有極低的摩擦系數(0.05-0.1),使摩擦主要發生在PTFE膜之間,顯著降低摩擦阻力和粘滑現象。
自潤滑: 效果持久,尤其在干摩擦條件下表現優異。
二硫化鉬(MoS?):
層間滑移潤滑: MoS?具有層狀六方晶體結構,層與層之間通過較弱的范德華力結合。
剪切滑移: 在剪切力作用下,層間容易發生相對滑移,從而降低摩擦系數(0.05-0.15)。
邊界潤滑: 特別擅長在高負載、低速、邊界潤滑條件下提供保護,防止金屬直接接觸。
特性 | PTFE微粉 | 二硫化鉬 (MoS?) |
---|---|---|
摩擦系數 | 極低 (固體材料中最低之一),干摩擦下效果突出 | 低,尤其在高負載下表現好 |
耐磨性提升 | 顯著提升,尤其對抗粘著磨損和磨粒磨損 | 顯著提升,尤其對抗高負載磨損 |
承載能力 | 中等 | 極高 (得益于層狀結構) |
PV值極限 | 中等 | 很高 (適合極限工況) |
高溫表現 | 優異 (長期使用可達260°C+) | 較好 (空氣中長期使用一般<350°C,氧化問題) |
化學惰性 | 極高 (幾乎耐所有化學品) | 較好 (但易被強氧化劑氧化) |
顏色影響 | 使尼龍變淺(灰白/淺灰) | 使尼龍變深灰至黑色(金屬光澤) |
對基體強度影響 | 降低拉伸強度、彎曲模量 | 提高壓縮強度、尺寸穩定性 |
吸濕性影響 | 輕微降低吸濕性 | 影響不大 |
成本 | 較高 | 相對較低 |
PTFE微粉 更適用于:
需要極低摩擦系數和靜音運行的場景:精密齒輪(打印機、相機)、滑動軸承、導軌、凸輪、無油潤滑部件。
改善脫模性和抗粘連性:食品機械部件、注塑脫模。
對化學穩定性要求極高的環境:化工閥門、泵部件。
需要保持一定韌性的應用。
二硫化鉬(MoS?)更適用于:
高負載、低速、邊界潤滑工況:重型齒輪、蝸輪、軸承、軸套、緊固件(如自潤滑螺母)。
需要高承載能力和抗極壓性能的部件:工程機械、礦山機械零件。
金屬-尼龍摩擦副:MoS?在金屬表面附著性好,潤滑效果更直接。
需要提高壓縮強度和尺寸穩定性的應用。
PTFE微粉:
降低力學強度: 顯著降低拉伸強度、彎曲模量。
可能影響外觀: 顏色變淺,表面有蠟感。
二硫化鉬(MoS?):
可能輕微降低沖擊韌性: 取決于添加量和分散性。
顏色限制: 只能用于深色制品。
潛在氧化問題: 高溫潮濕環境中可能氧化成MoO?(硬質磨粒),降低潤滑性。
分散挑戰: 易團聚,需要良好分散工藝。
在極端苛刻工況下(如極高負載+高PV值+要求極低摩擦),常將 PTFE 與 MoS? 復合添加(有時還加入石墨):
PTFE 提供低摩擦系數和轉移膜潤滑。
MoS? 提供高承載能力和邊界潤滑保護。
兩者協同可達到比單一添加更優異的綜合耐磨和潤滑性能。
選擇 PTFE 微粉 當... | 選擇 二硫化鉬(MoS?)當... |
---|---|
追求最低摩擦系數(尤其干摩擦) | 應對極高負載/低速/邊界潤滑工況 |
需要卓越的化學惰性 | 需要極高的承載能力/PV極限 |
改善脫模性/抗粘連性 | 摩擦副為金屬對尼龍 |
可接受強度一定下降 | 需要提高壓縮強度/尺寸穩定性 |
允許制品顏色變淺 | 制品可為黑色/深灰色 |
簡單來說:PTFE 是“滑”的專家(降摩擦),MoS? 是“扛壓”的專家(提承載)。 根據具體的工況要求(負載、速度、摩擦副、環境、外觀等)和性能優先級來選擇,或在嚴苛條件下組合使用,才能最大化提升尼龍部件的性能和壽命。
關于尼龍改性中加四氟乙烯微粉和加二硫化鉬的區別是什么?的信息,如果你有相關材料的需求或者技術問題,請撥打免費電話:4008-118-928 與我們溝通交流,技術手機同微信:18621317168 誠摯歡迎您的來電!